-
术变成门票,欧洲还剩下多少底气?
10 月 15 日,外交部一句“反对强制技术转让”,像钉子钉进欧盟 11 月新规的木板里。比亚迪、吉利把电动车开到柏林街头,宁德时代霸榜全球电池,欧洲却想复制 2012 光伏剧本:市占丢了,就改规则,让中企用核心技术买门票。
我曾在斯图加特车展问德工程师:“换作你,愿意把 V8 配方送人吗?”他耸肩:“那是自杀。”今日欧洲政客却把自杀包装成“真正的投资”,忘了稀土 90% 的精炼产能、电池正负极材料,甚至德国车厂的利润,都握在长江沿岸的工厂手里。
光伏往事早已证明:高墙垒起,中国绕个弯,墙内的人更依赖。如今中欧班列年开万列,每分钟千万美元货值流动,好好的共赢路,非要设卡收“技术买路钱”,结果只会把投资者推向布达佩斯、华沙,甚至摩洛哥。
所以,问题来了:如果去欧洲投资必须先交底牌,你的下一笔预算,会改签到哪片大陆?评论区告诉我,谁会先替欧洲把招牌擦亮?举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