宁德时代曾毓群直言,华为电池标准超德国,挑战难度可见一斑!

宁德 更新于:2025-06-16 03:36
  • 大海6572585777117
    宁德时代曾毓群说了实话:华为对电池的要求太难了,给华为供货的标准比德国标准还高。这句话炸出了汽车产业的残酷真相——高门槛正在淘汰伪高端玩家。当某些车企抱怨"要求太严苛"时,德系百年豪门却躬身入场,这场反差背后藏着产业洗牌的密码。

    1.德系百年豪门为何向华为低头?

    因为看透了本质:华为将电子产品的"变态级"可靠性移植到汽车领域。其电池测试标准堪称"地狱模式":电芯失效率要求比航空级芯片更严苛,热失控防护时间超国标三倍,结构强度测试直接模拟50吨重压。这不是技术合作,而是安全标准的重新定义。而奥迪宝马的积极态度暴露了产业潜规则:顶级玩家只害怕标准不够高。

    2.百年品牌的生死逻辑:敢接招才是真豪门。

    当新势力沉迷屏幕尺寸和续航数字时,德系巨头在死磕看不见的战场:为0.1%的SOC精度优化驻场调试72小时,为多扛10秒热失控甘愿增加百万成本。这种"反商业直觉"的选择,源于刻进骨子里的认知:豪华的本质是极致安全冗余。与华为联手的价值不在降本,而在抢占电动时代的品质定义权。

    3.中国制造最狠的突围:从代工到定标。

    最震撼的转折发生在实验室里:奥迪主动将引以为傲的"Vorsprung标准"与华为体系碰撞,诞生了超越欧盟法规的新安全范式。这意味着中国企业首次在汽车核心领域成为规则制定者。当价格战卷死同行时,真正的破局者正在用测试台架上的火光,淬炼征服全球的通行证。

    曾毓群的感慨,实则是中国供应链撕掉"廉价代工"标签的阵痛。而德系豪强的选择验证了百年铁律:市场终将用脚投票给敢定最高标准的人。当产业变革进入深水区,那些在用户看不见的地方死磕标准的企业,正在改写汽车强国的权力版图——因为世界级品牌,永远诞生在超越极限的实验室里。
    举报

你的回答

单击“发布您的答案”,即表示您同意我们的服务条款