欧盟双重标准现尴尬局面,一边诟病中国产能过剩,一边催促锂电池按时交付

宁德 更新于:2025-09-14 04:11
  • 佳佳她奶
    “一边骂你产能过剩,一边求你把锂电池按时送到”,这画面够不够尴尬?
    欧盟最新声明刚把中国新能源告上世贸,转头德国车企就集体排队跟宁德时代续长约。
    嘴上全是主义,心里全是生意,观众都看累了。
    真以为西方铁板一块?不,他们只是把矛盾外包给了话术。
    美国那边更绝:国会投票加码关税,五角大楼悄悄把上海产的港口起重机列入“必需采购”。
    这场景像极了我家楼下小卖部,老板娘天天吐槽拼多多假货,却每天凌晨三点蹲直播间抢9块9纸巾。
    东莞的流水线最懂这种人格分裂。
    老板刷手机看到“对华脱钩”热搜,抬头一看,美国客户的加急单正排在下个月榜首。
    工人打趣:我们生产的是“政治不正确”的电路板,但每块板子都贴着FCC认证标签。
    这魔幻现实主义,连编剧都不敢这么写。
    有人担心中国货没地方卖?青岛港的停车场笑了。
    新能源车密密麻麻排到海边,像一群等着登船的企鹅。
    它们确实没去成加州,转头去了泰国、墨西哥,甚至绕道比利时。
    世界很大,不是只有欧美两个收银台。
    至于稀土和光纤,美国军工现在大概懂了什么叫“卡脖子”的回旋镖。
    当年他们禁售芯片,如今轮到自家导弹缺稀土磁铁。

    这剧情反转比网文还快,只是没有主角光环。
    最逗的是普通人。
    美国消费者在沃尔玛抢购打折电磁炉,回家一边骂“不公平贸易”,一边用中国锅煮意大利面。
    中国这边呢?一边吐槽“内卷”,一边把比亚迪买成街车。
    谁都没意识到,自己就是这场博弈的活数据。
    老有人拿日不落帝国往事来吓唬人。
    当年英国靠封锁想把美国摁死在摇篮,结果北美自己长出了完整的工业骨架。
    现在中国玩的不是复刻,而是升级:从螺丝钉到空间站,一条龙自己搓。
    这能力平时叫“全产业链”,战时就叫“打不垮的底气”。
    至于金融战场,美国靠高利率吸金,中国用人民币买石油。
    小国央行两边下注,像极了村口赌球的二狗:美元压大,人民币压小,反正不押独赢。
    谁说站队必须二选一?聪明人都懂分散风险。
    结尾没必要升华,就留个小问题:
    下次看到“对华脱钩”新闻,不妨查查自家电器标签。
    十有八九写着Made in China。
    嘴可以硬,手很诚实。
    举报

你的回答

单击“发布您的答案”,即表示您同意我们的服务条款