雪球丫丫
![]()
福凌晨发朋友圈:充电10分钟,续航400公里?
这事儿真能成
没人信。
直到第二天早上,北京国贸停车场挤满了等充电桩的车主——全在等宁德时代的新电池。
你以为是技术突破?
不,是成本塌方。
锂价从60万跌到20万,不是因为需求少了,而是产能疯了。
过去三年,全球新建锂矿项目超200个,中国电池厂扩产速度比房价涨得还快。
谁还在赌稀缺?
现在拼的是谁能把电池做得又便宜又快。
比亚迪刀片电池省掉模组,成本砍掉30%;宁德时代神行电池用的是“半固态”过渡方案,不是革命,是优化。
真正的赢家,不是喊着颠覆的人,是把每度电成本压到0.3元以下的狠角色。
你看到的是电动车渗透率突破30%,但更深层的是:燃油车的死亡不是被政策杀死的,是被“不用焦虑”的体验淘汰的。
以前充电要排队,现在小区装个桩,早高峰前满血复活。
这不是环保故事,是生活效率的降维打击。
特斯拉降价时,很多人说要完蛋。
可结果呢?
Model 3销量反增,二线品牌集体失语。
市场从“要不要买”变成“买哪款”。
当消费者不再纠结续航和补能,行业就从烧钱抢份额,转向拼供应链韧性。
那些还在靠补贴活着的车企,正在被悄悄清场。
而真正活下来的,话了。
新能源车的下半场,不是比谁跑得快,是看谁活得久。
你敢信吗?
未来五年,最值钱的可能不是车,是那个让你半夜还能充上电的充电桩网络。